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今天,一个业务员向我兜售8月底在烟台某某宾馆建材联盟团购砍价会的门票,都说什么机会难得啊,呵呵,我不禁笑了。作为一个从事建材行业多年的内行人,参加过几十场这样的活动,对其中的猫腻,呵呵!
一般我们会组织10家左右的建材商,“联盟”基本囊括了瓷砖、洁具、橱柜、照明、地板、集成吊顶、布艺等行业, “联盟”在自己的宣传单上,列出了优惠细节,把各个品牌的logo公布上,平均每家出2到3万元,为了让消费者感觉到公正,我们会花钱让当地电视台、报社、或者建材商会等做承办人,然后开始在电视、报纸、网络、小区、户外投放广告(这些广告费费用很高的,当然了最后这些钱还是那些参加联盟会的消费者买单),同时派业务员和临时请的大学生到小区扫楼,向业主发放请柬或邀请函(像烟台这样让业主花钱买票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可见其骗术更高),为了让联盟会现场的气氛更热烈,我们会花1万元请一名砍价师,在砍价会的头一天,我们会和冒充的厂家老总(一般是厂家的业务员)在我们安排“砍价师”入住的宾馆,依次和“砍价师”沟通第二天如何进行表演,还会进行适当排练。 到了第二天砍价会现场,一般是先请电视台、报社、或者建材商会的负责人上台说几句,然后进入砍价师和我们的表演时间,有时候冒充的厂家老总也会上台,让消费者以为是厂家在让利,砍价师也会刻意向消费者强调这一点,其实他们什么权力都没有,一切都是提前练好的。为了吸引消费者下单,每个商家都会请10个托,在当场率先签单,以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有时候,我们还会说什么什么优惠,仅限签单客户的前多少多少名,好让消费者抢着签单。呵呵,都是...忽悠! “提前把产品的价格提高,这是他们最惯用的手段,其实就是跟消费者耍障眼法。”据某建材商透露,在活动开始的前一个月,我们会把价格适当提高,或者把折扣提高,然后建议消费者说马上有联盟会、直供会,到时候厂家让利,会很便宜,建议消费者去参加等等,联盟会现场,砍价师和我们配合,把价格砍到我们商量好的价位,这时,台下消费者就会以为确实是很便宜了,戏演的绝对和真的一样一样。当然我们也会搞几款特价,其实也就是个噱头,平常在店里也一样可以买到。比如一款在店面里标价3000元的产品,在实体店里消费者最终买到手的价格可能只需要不到2000元。但是这款产品如果出现在活动上的话,商家会在活动前便把价格提高50%,再以高折扣为诱饵,大肆宣传。就算半价,消费者最终在活动上买到这款产品的价格也会花2500元。两者一比较,买同样一款产品,消费者在所谓的优惠活动中花的钱反而更多。总之,砍来砍去,都是假的,价格还是那个价格,至于本次活动的费用吗,羊毛出在羊身上!! 据了解,除了提前加价外,在活动中用积压或过时产品以次充好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段。“在活动中有些产品给出的优惠的确诱人,但这部分产品多是积压或已经过时的产品,想想看,如果某款产品卖得好的话,商家为什么还要促销呢?”一位商家说,这样用积压或过时的产品以次充好,尽管优惠幅度很大,还是远远超出其本身的价值。据内部一个参加联盟某某厨卫集成吊顶的导购说,平时在店内一般都在300元/㎡以上,联盟搞活动都低于成本价,这其中肯定有猫腻!客户以为参加联盟赚了便宜,其实都是拿一些低端货来充好,玩得就是冲动消费,让你快速下单,不让你多想!在市场客户还可以多转转,联盟在酒店来了就得定,否则一场活动十万二十几万的钱谁出?!!
“你想想活动花费这么高,成本从哪里来?利润从哪里来?”某装饰市场一家集成吊顶工作人员说,“肯定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看起来这些商家都被砍得血淋淋,背过身去嘴巴都笑得合不拢了。没有哪个商家愿意做亏本生意,不然费神劳力的为啥子嘛?” “要搞活动到商场来搞,为啥子要跑到酒店去呢?如果都把生意做到酒店去,还要商场干啥子呢?”某装饰城工作人员说,这样的做法有违公平竞争,同时对消费者也是巨大的损失。一旦消费者参加活动,选择范围就只能是联盟内的品牌,联盟内每个行业就一个品牌,不能横向比较,首先消费者没有选择余地,其次消费者一旦没有选择,就只能任这些联盟商家宰割。“如果你是消费者,买东西肯定要货比三家,但是联盟搞的这些促销活动,让你没有选择,在他们烘托的优惠氛围中,消费者就会稀里糊涂地被绕进去,花的钱反而更多。” 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联盟反复地搞这些促销活动已经把家居建材行业的信誉都损害了,有些消费者在这些活动中上了当,然后一传十十传百,行业的口碑都没有了。
现在想想,因果循环,现在有人要来忽悠我了!正准备要装房子的老乡,提醒你千万别上当喔!
|